香港正大国际期货有限公司

客服QQ 3963243750

经济数据

保银周评:正大期货正大期货50个基点,市场短期

来源:正大期货    作者:正大国际期货    

保银周评

2024.09.16-09.22

01. 市场行情

指数

周涨跌
上证指数

+1.21%

深证成指

+1.15%

创业板指

+0.09%

恒生国企+5.11%
中国互联 +4.94%

数据正大期货官网:wind ,保银投资

在经历了连续六周的资金净流出之后,上周融资资金的流动基本达到了平衡。然而,由于国庆节假期的临近,预计融资资金很可能将继续流出。不过,根据过去七年国庆节后首周的历史数据来看,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的上涨概率分别为71%、57%和85%,整体而言,市场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02. 行业点评

宏观策略

  • 上周,市场的风格偏好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小市值股票的表现极差,而大市值股票则显著走强。低波动性、低换手率、低估值的股票依然受到青睐,而基本面风格普遍表现不佳。特别是ROE(净资产收益率)和股息率的表现很差,成长型股票持续下跌。

  • A股市场中的可转债再次探底,这使得短线交易机会明显增多。然而,适合重仓持有的可转债品种仍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久期过长、收益率不够吸引人,且基本面较弱。

  • 8月份,保险行业的新单在3.0传统险种停售前增速较快,特别是那些银保渠道占比较高保险公司的新单同比增长普遍超过40%。预计在分红险和万能险停售前,9月份的新单销售可能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预计第三季度行业保单增长不会成为问题,但第三季度权益市场和债券收益率的下滑可能会显著影响那些资本金不足的保险公司。

  • 尽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保持不变,但票据和国债的利率都有所下降。票据利率维持在历史同期的最低水平,并且没有出现历史上9月底的反弹迹象,显示出9月份的信贷需求依然疲软。

  • 中国的广义财政收支增速均有所回落,预算完成度处于近年较低水平。8月份,广义财政支出的当月同比为-8.8%,较7月份的增速下降超过12个百分点;广义财政收入的当月同比为-12.3%,较7月份的降幅扩大了4个百分点。从预算完成进度来看,前8个月广义财政支出的预算完成进度为55%,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支出进度的58%;广义财政收入的预算完成进度为59%,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收入进度的64%

  • 美联储开始降息,首次降息50个基点,并预计年内将再降息两次。美联储强调目前没有经济衰退的迹象,并认为中性利率应该更高。随着降息的实施,释放出的流动性在短期内对市场形成利好,但由于经济基本面的限制,短期内价格仍将处于震荡格局。降息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效果将取决于后续需求端的持续改善。

  • 美联储计划要求美国最大的一批银行增加资本金9%,这一增幅较原计划有了大幅下调。新方案显著降低了对大型交易银行的资本要求,可能会撤销一些关键性的提案内容,尤其是那些对大银行,特别是那些拥有大规模交易业务的银行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提案。

房地产

  • 尽管当前仍处于较低的基数区间,9月份新房销售的同比跌幅已经扩大到30%的水平。开发商明显加大了营销力度,但二手房市场却由之前的上涨转为下跌,价格下跌速度也在加快,同时,市场的前端访问和带看活动持续减弱。在房地产市场当前的低迷状态下,旨在稳定市场而非强力刺激的政策似乎难以阻止市场的下行趋势。

  • 香港银行的P-rate降低了25个基点,这对银行的盈利影响不大。对于香港房地产市场而言,按揭和租金收益率的利差缩小是一个利好消息,但仍然存在超过50个基点的负利差。此外,香港按揭利率的下调对内地购房者的影响有限,短期内利率并不是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因素。

消费

  • 从对上海太古汇、七宝领展等商场的实地考察来看,第三季度的销售同比并没有比上半年更差,但从结构上看,存在许多隐忧:1、 高端奢侈品销售整体仍然疲软,新一轮高端奢侈品商场的洗牌即将到来;2、餐饮业成为支撑商场整体销售额的关键;3、餐饮业的支撑来自于餐饮面积的扩大,而非同店销售额(sssg)的提升;4、 社区型购物中心的竞争非常激烈,坪效难以突破3000元;5、 由于底租的提升,提成租金呈减少趋势,这意味着底租上升的空间有限。

  • 由于今年中秋节日期的错位,酒店业的每可用房间收入(RePAR)同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预计国庆节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行业领先公司的RevPAR可能面临个位数的下降。展望第四季度和明年,由于供给增加和商务需求疲软,行业可能继续面临压力。

  • 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由于难以承受销量压力,重新加入了价格战。对于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言,无论是选择降价以保持市场份额,还是退出价格战以保护利润,最终都将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传统汽车企业的长换代周期也使得它们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转型变得更加缓慢。预计在未来2至3年内,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将持续下降。

  • 9月1日至1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82.8万辆,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了18%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零售量为44.5万辆,同比和环比增长了63%和12%。9月份,各省陆续出台了置换政策,响应国家推出的报废更新政策,鼓励消费者以旧换新,有效地刺激了新车销量。在政策补贴的推动下,车市传统旺季“金九”的销量表现亮眼,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势能超出了预期。

  • 海南8月份的商品交易总额(GMV)继续大幅下滑,下半年在低基数的情况下,客流量和客单价的恢复均未达到预期。从政策催化的角度来看,市内免税购物的额度较小,便利性也不尽如人意,而精品业务的价格优势无法与日本竞争,高端精品目前仅有手表品类入驻,对GMV的拉动作用较小。此外,由于其他免税商批发后持续将商品窜货到线上渠道,化妆品和香水类商品预计将持续面临压力。

制造业

  • 集运方面,集运价格全线延续跌势,但市场开始炒作10月1日开始的码头罢工,以及随后的降息预期。目前看来,罢工的可能性较大,一些领先的航运公司已经开始加收附加费。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罢工不是中长期的持续性干扰因素,运价和股价可能只是短期上涨。美国的消费是否持续增长,大选结果以及降息对需求的拉动效果,将决定年末和明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需求的走向。

  • 油运方面,运价继续反弹,但根据市场调查,租家正在逐步控制市场货盘,运价可能会开始承受一定压力。然而,国庆节假期前的最后一周发货存在提前集中订船从而推高运价的可能性。随着行业逐渐进入旺季,理论上运价应该上涨。但是,全球尤其是中国经济前景的不乐观,以及能源相关机构对需求的保守预测,仍然使得油运行业缺乏上涨动力。后续将持续监测第四季度运价是否有可能在降息的催化下超过当前较低的预期。

  • 建材板块的竣工端压力开始在数据上显现,导致建材公司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在下游信用收紧的背景下,企业只能选择那些现金流良好的低价项目来维持运营;而建筑公司则逐渐面临日益明显的坏账风险。目前,该板块的股票投资价值已基本消失,投资者可能需要在债券市场中寻找机会。

  • 在10月份,锂电池行业的生产计划出现了分化。电池制造商的生产计划增幅在3%到5%之间,而隔膜和电解液制造商的生产计划增幅大约在2%左右。正极和负极材料制造商的生产计划则略有下降。

周期

  • 在光伏行业,尽管部分硅料和硅片企业试图维持价格,但由于第四季度需求不振,一些报价激进的龙头企业,已经将价格降到五毛左右

  • 两轮车的新国标再次修订,表面上看对铅酸电池行业是利好消息,但从总体市场规模和渗透率来看,铅酸电池行业已基本达到顶峰,只能说情况没有进一步恶化。

  •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市场正式进入降息周期。尽管许多大宗商品交易者对国内外经济环境仍持谨慎态度,但降息带来的全球需求增长成为本轮大宗商品反弹的主要动力。从定价角度来看,市场参与者普遍相信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

  • 中秋节以来,硅料价格略有上涨,目前致密料的成交价格在37.543之间,均价为40。近期,硅料小型厂家普遍减少了开工率,而大型头部厂家在硅料供应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普遍有挺价的意愿,这导致了硅料价格的小幅反弹。但从整个行业来看,由于硅料库存仍然较多,供需关系并未根本改变,目前的价格成交量仍然较少,市场仍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 周文华商品指数继续呈现震荡反弹的走势,波动中枢略有上升,不同板块和品种间继续出现分化。具体来看,有色金属品种整体震荡上行,铜、铝、锌均创下近期新高,铜价周度涨幅超过2.5%,贵金属价格也大幅反弹。黑色系品种在本周反弹承压后区间宽幅震荡,原料端铁矿石价格节后下探新低后反弹,但在700关口再次承压,双焦价格震荡反弹后区间波动。能化板块延续分化走势,中秋假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带动节后国内能源品种走高,化工品种有所反弹,液化品种维持偏弱震荡,塑化链和聚酯品种反弹受阻,橡胶大幅上涨。农产品本周整体震荡反弹,但品种强弱进一步分化,三油两粕呈现油强粕弱的格局,谷物中玉米继续下跌,大豆企稳反弹,软商品表现强势。

医药

  • 今年关于创新药物纳入医保的谈判传出了以下消息:1. 医保基金的收支压力加大,尤其是今年表现得更为明显;2. 医保筹资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职工医保抚养比面临压力;3. 今年的评审、测算和谈判流程将更加实事求是,全面严格把关。

  • 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官网宣布,参议院版本的国防授权法案(NDAA)包含了93项修正案,但其中并不包括生物安全提案。此前,众议院版本的NDAA也没有包含生物安全提案,而此次参议院版本同样没有纳入。虽然在后续的谈判过程中仍有可能加入生物安全提案,但目前来看,将其作为附加条款加入NDAA的可能性不大。因此,CXO板块相对于医药行业的其他板块,在利空出尽后可能具有相对优势,短期内可能会吸引医药基金内部资金作为避险选择。然而,长期来看,脱钩风险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这限制了其估值的上升空间。

  • 医疗设备公司进一步调低了全年业绩预期。市场原本期待的补贴政策并未实现,导致纯内需板块继续面临巨大压力。设备板块的估值此前普遍在40倍左右,而医药基金的规模依然庞大,资金退出过程缓慢,导致投资者只能选择抱团取暖。但目前看来,没有任何板块是绝对安全的。

(转自:保银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