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运指数(欧线):新一轮造船周期促使造船市
截至8月15号,全球集装箱总运力为3045.5万TEU,较上年同期增长10.4%。上周,我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为633.2万TEU,较上一期环比增加3.72%。
【现货报价】
正大期货官网当前主要航司基于各自运营情况和联盟战略采用不同的运力调度方式及相应报价。根据极羽科技,截至8月15日,上海-欧洲基本港的运费报价参考,马士基4168-4908美元/TEU,6956-7932美元/FEU;MSC 4700-4940美元/TEU,7840-8240美元/FEU;CMA 4530-5280美元/TEU,8060-9560美元/FEU。
正大期货官网【集运指数】
正大期货官网截至8月12日,SCFIS欧线结算价指数环比下降1.6%至6060.83点,美西线指数环比下降4.2%至3887.79点。截至8月9日,SCFI综合指数下跌至3253.9点,周度环比下降2.36%;上海-欧洲运价下跌2.47%至4786美元/TEU;上海-美西运价6068美元/FEU,较上周跌2.83%;上海-美东运价9083美元/FEU,较上周跌2.81%。
正大期货官网【基本面】
正大期货官网截至8月15号,全球集装箱总运力为3045.5万TEU,较上年同期增长10.4%。上周,我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为633.2万TEU,较上一期环比增加3.72%。需求方面,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降至45.6,低于前值及市场预期;美国7月ISM制造业指数46.8,低于前值及预期,制造业指数连续四个月萎缩。6月OECD领先指数G7集团录得100.13,为连续3个月处于100以上且仍在上行,表明G7在未来6-9个月内或仍具备扩张势能。
正大期货官网【消息面】
正大期货官网据克拉克森研究8月15日发布的报告,我国前5家造船集团近三年(2021-2023)新船交付量已超过上一轮周期(2008-2011)交付量。对比上一轮造船周期,以国有大型船厂为例,集团公司合并重组后效率大幅提升,船型产品向高端船型升级,有助于交付量的提升。此轮周期上行,船厂利润的提升也使得大型造船集团开始产能扩张计划。
正大期货官网路透社在8月14日报道称,HPL总裁对于全球集装箱船订单的现状表示未来扩张的可能性仍存在,具体或增长18%,但参照造船的交付周期来看该增幅对当前局面的影响有限。
正大期货官网【逻辑】
正大期货官网昨日欧线盘面整体震荡偏弱,截至8月15日收盘,10合约下跌1.84%至3043.2点,主力12合约下跌1.74%至2663.7点。前20机构净持仓由上一交易日的4060手上升至4071手,多空比持平上一交易日的1.12。短期看,绕航格局逐渐稳固,新增运力充沛的同时旺季已然到来。随着亚欧港口运转情况逐渐改善,未来6周运价在震荡中或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在地缘方面迟迟未见分晓的当下,建议谨慎观望,远月合约波动较大,需注意仓位的风险管理。
正大期货官网【操作建议】
正大期货官网主力宽幅震荡,建议谨慎观望。
正大期货官网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报告正大国际期货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本报告的最终所有权归报告的来源机构所有,客户在接收到本报告后,应遵循报告来源机构对报告的版权规定,不得刊载或转发。
正大期货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